t2035p679

坏了良心了!黑龙江大庆,一男子和家人外出聚餐,结账时发现服务员加单,多花120元

坏了良心了!黑龙江大庆,一男子和家人外出聚餐,结账时发现服务员加单,多花120元的冤枉钱,然而,事后店家却回应,表示大学生来打暑假工,业务不太熟练,网友:要是寒假的话,估计就是寒假工了!

良心坏了?多收120元推给暑假工,网友炸了!

大庆的这位男子怎么也没想到,和亲友一顿寻常的聚餐,结账时却结出了火气。几杯酒下肚,人已微醺,账单递到嫂子手里。嫂子仔细一看,不对劲!明明只点了一份的菜,账单上却硬是记了两份,更离谱的是,两道压根儿没见过的菜,也赫然列在单子上。仔细一算,整整多出来120多块钱。

嫂子当场就找了餐馆负责人理论。对方倒也爽快,没多纠缠,立刻就把多收的钱退了回来。

可事情并没结束。让男子心里特别不舒坦的是,从头到尾,店方连一句“对不起”都没说过。这无声的处理方式,像根小刺扎在心里。

男子回家后,把这窝火的经历发到了网上。果然,许多网友立刻感同身受,评论区炸开了锅。

很快,餐馆方面的解释来了。说法很“经典”:当晚负责点单的是个大学生暑假工,业务不熟,加上外面下雨忙中出错,不小心把隔壁桌的菜记到他们账上了。店家反复强调:纯属意外,绝非故意,钱也退了。

“哦,暑假工?”网友们的嘲讽简直溢出屏幕:“要是冬天出这事,估计又得是‘寒假工’的锅了吧?”、“临时工牌‘锅盖’,真是千年不坏!”、“一出事就推给孩子,老板自己一点责任没有?”

更有人尖锐指出:“钱是退了,可轻飘飘一句‘暑假工失误’,连声道歉都吝啬,这就是你们的解决态度?”

大家的火气,显然不止冲着那消失的120块钱,更冲着那份被推卸掉的责任。

这事儿扒开了一个餐饮行业常见的“遮羞布”:为了节省成本,不少餐馆喜欢招学生当临时工。工资低,听话,好管理,但往往培训跟不上,匆匆上岗。点单系统不熟、菜品价格模糊、高峰时段手忙脚乱……这些毫无经验的孩子,面对复杂情况,出错几乎难以避免。

然而,店家不能只贪图用工便宜。该教的规矩必须教透,该做的培训必须到位。一出纰漏就把“临时工”推出去挡枪,这绝不是经营之道,而是赤裸裸的短视。

对消费者而言,男子一家的经历也是提醒:尤其在聚餐喝酒后,脑子容易迷糊。结账时,最好让桌上清醒的同伴仔细核对账单,逐项看清菜品、数量、价格。别怕麻烦,也别不好意思,发现疑问必须当场提出。保护自己的钱包,该较真时就得较真。

至于餐馆,做错了事,光退钱是远远不够的。那笔多收的钱,本就是不该拿的,真诚的歉意,才是弥补顾客信任裂痕的开始。钱退得再快,也抵不上一句发自内心的“对不起,是我们的疏忽给您添麻烦了”。这是对顾客的尊重,更是做生意的根本。

做生意确实不易,竞争激烈,成本高企。但再难,诚信的底线也绝不能打折。老百姓挣的都是辛苦钱,每一分都要花得明明白白。商家糊弄一次账单,失去的可能是顾客一辈子的信任。只有踏踏实实做好培训,规规矩矩管理好流程,用真诚的态度面对失误,这生意才能做得长久,做得安心。

“暑假工”三个字,不该成为管理漏洞的万能挡箭牌。推一个孩子出来担责,远不如老板自己挺直腰板说一句“我们错了”更能挽回人心。

每一笔糊涂账,都在透支店铺的生命。若连真诚都成了稀缺品,再便宜的菜价也留不住顾客的心。   消息来源:大象新闻7月22日